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長久以來的習俗,小小的粽子包含著不少營養價值。包粽子的粽葉用的是蘆葦葉或竹葉。蘆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能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糯米則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作用。因此,適量食用粽子有益健康。
粽子的食用建議
食物消化從胃到腸,至少需要停留六個小時。粽子是糯米做的,本來就不容易消化,應當注意以下幾點:粽子最佳的食用時間是早晨和中午,不宜睡前吃;一餐最好不超過一個,吃時最好能同時喝點茶水,或合理搭配蔬菜、水果,幫助消化;打開粽子常溫下存放不得超過2小時。
這幾類人群切勿貪食
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如不加節制,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胃、腸道病患者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不易消化,蒸熟后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舊病復發。心血管患者肉粽和豬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加懈哐獕?、高血脂的人吃多了,會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自制粽子需要注意什么
選擇新鮮的食材:素粽常用果品(大棗、葡萄干等)、谷類等,應關注原料是否有變質、生蟲等現象;肉粽常用火腿、五花肉等,建議在正規場所購買。選好粽葉和粽線:最好使用新鮮粽葉,如用干粽葉,使用前要用水泡或水煮軟化;盡量采用素色棉麻線捆扎,松緊適度。保持清潔衛生:包粽子時手要干凈衛生,食材、粽葉、加工器具等要清洗干凈,以保證制作過程安全衛生。
如何自制健康粽子
粗糧粽:粗糧和糯米按1:2的比例混合,粗糧可選用燕麥、紫米以及紅豆、蕓豆等一些豆類。糯米升糖指數高,糖友可用雜糧代替部分糯米。素菜粽:內餡可用香菇、芥菜沫兒等素菜作原料,可口且熱量低,然后將碎蘿卜干、香菇、栗子等切丁炒香,加入喜歡的調味品,再包入粽子中。棗子板栗粽: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栗子有補氣健脾、益腎功效??蓡为毎?,也可混合包入。
如何科學儲藏粽子
粽子分新鮮粽子、速凍粽子、真空包裝粽子(常溫粽子),要根據所購買的粽子類別,采用不同的存放方法。新鮮粽子每次要少量購買,即時食用,食用剩余的粽子應及時冷藏或凍藏。真空包裝的粽子開袋后同樣需及時冷藏或凍藏。常溫粽子可直接放在室內陰涼處存放,也可在冰箱冷藏室存放,不建議放在冰箱冷凍室存放,以防止包裝袋凍裂。如果是自制粽子,注意隨包隨吃,棕香會更加濃郁。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曾都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