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沒想到166塊錢的小事,調解員還專門上門跑一趟!” 近日,隨州曾都區勞動者周某拿到被拖欠的工資后,再三向“真心”勞模調解工作室的調解員道謝。這起看似微小的工資糾紛,不僅解開了周某的心頭結,更彰顯了曾都區依托勞模力量破解維權難題、優化營商環境的治理溫度。
上門破局:打通維權“最后一公里”
周某向調解工作室提交仲裁調解申請后,難題率先出現——涉事租賃公司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溝通陷入僵局?!安荒茏寗趧诱呔S權卡在‘聯系不上’這一步!”工作室勞模調解員屈真江當即決定,聯合區維權中心的勞模調解員吳杰,直奔企業上門核實情況。
“很多勞資矛盾,差的就是一次面對面的溝通?!鼻娼谧咴L中說道。從“電話溝通”到“上門服務”,兩位勞模調解員用“不推諉、不缺位”的行動,打破了企業避而不見的僵局,也讓勞動者感受到“維權有人管、難事有人幫”的踏實。正是這次主動上門,企業負責人終于敞開心扉,為糾紛化解打開了關鍵缺口。
勞模公信力:架起信任“連心橋”
為何勞模調解員能打破僵局?答案藏在“真心”工作室的組建根基里——這支隊伍全部由人社系統黨員勞動模范組成,依托勞模的社會口碑、專業素養與責任擔當,讓調解工作自帶“信任背書”。
“勞模稱號不是光環,是企業和勞動者愿意相信我們的理由。”吳杰的話道出核心。面對避而不見的企業,正是“勞?!倍值墓帕?,讓企業負責人放下抵觸;面對焦慮的勞動者,也是這份公信力,讓周某堅信維權能有結果。截至目前,工作室憑借這份“信任優勢”,已讓96%以上的糾紛雙方愿意坐下來協商,成為調解成功率98%的關鍵支撐。
小案大擔當:織密維權“保障網”
166元的工資,在勞動糾紛中金額微小,但在“真心”工作室眼里,“小案不小看”——每一分錢都關乎勞動者的權益,每一次調解都連著法治的溫度。
自成立以來,這支勞模調解隊伍已成功化解勞動糾紛60起,為勞動者追回報酬43萬余元,用“精細化調解”推動矛盾在源頭解決。他們探索的“勞模牽頭+部門聯動+上門服務”模式,不僅讓基層勞動糾紛化解更高效,更將“公平正義”具象化:無論是數十萬元的大額欠薪,還是166元的小額報酬,每一位勞動者都能感受到被重視、被守護。
“現在維權不用跑斷腿,勞模調解員幫我們把事辦實了!”周某的感慨,正是工作室工作成效的生動注腳。未來,曾都區“真心”勞模調解工作室將繼續以 “勞模擔當”擦亮維權品牌,讓勞動者維權更省心、企業經營更安心,為隨州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和諧勞資關系注入更多“溫暖力量”。
(顧三權 湯依諾)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曾都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