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走進一線看到的都是辦法?!?月8日,在曾都區年輕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訓班第三、四專班座談會上,15名深入專汽與應急產業一線的學員暢談實踐感悟,為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在近一個月時間里,15名學員奔赴全區專汽、應急重點項目指揮部攻堅第一線,用腳步丈量曾都專汽應急產業發展熱土,探尋產業轉型升級脈絡。
他們是曾都產業變革的見證者。何店鎮干部張麗君走進程力集團焊花四濺的車間,觸摸壹為新能源底盤的精密構造,感受新楚風氫能重卡的澎湃動力,見證曾都專汽產業從“敲敲打打”到“專精特新”的轉型跨越,直觀認識到曾都專汽產業轉型升級的緊迫性與必要性。區委組織部干部夏爽在楚帝智聯車間發現,企業通過噴彩技術升級將涂料利用率提至98%,以“細節突圍”打開高端市場。區科技創新促進中心干部劉榮臻總結星辰新能源公司“新勢力借渠道、本土企業得技術”的合伙企業模式,為中小企業轉型提供范本。
他們也是轉型攻堅的思考者。區委辦干部汪家慧在對接外地企業來曾考察調研時,深感唯有遵循“學習—實踐—反思—提升”的路徑,才能在知行互促中深化認知感悟,實現認知和能力同步提升。區市場監管局干部周正結合“忠誠、崇法、敬業、篤行、進取”的曾都市場監管精神,深挖應急基地在發展歷程中“攻堅克難的擔當、銳意創新的魄力、敢為人先的膽識”的應急基地精神,以精神文化“軟實力”提升曾都應急產業知名度。
他們更是躬身入局的實踐者。區政府辦干部吳俊杰坦言,初入專班時,“電驅橋”“三電系統”等專業術語都不懂,但密集走訪企業后,不僅摸清了技術痛點,還協調發放500萬元“知識產權貸”,化解企業轉型資金難題。萬店鎮郝雪婷則化身“企業服務員”,推動基地與順風、齊東等企業達成檢測合作。
重點項目指揮部是培養干部的“賽馬場”,更是曾都未來發展的“蓄水池”。近年來,曾都創新設立十大重點項目指揮部,以攻堅專班形式推進全區重點工作,將年輕干部放到重點產業發展最前沿實踐鍛煉,既是為指揮部攻堅補充新鮮血液和活力,更是為曾都長遠發展培養堅強后備力量,當年輕干部真正讀懂車間里的焊花、測試場的數據、市場端的反饋,曾都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根基就更加堅實。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曾都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